编辑部有线年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经历巨大转变的一年,生活的秩序一次次打破继而重建,然而在这种种波动之下,幸好还有电影。
在2023年里,耐观影团队一共参与了全球范围内大大小小共19个电影节。得益于此,我们团队从电影节以及院线部外语片。然而我们无意以笔为尺,去丈量电影以决出高下,我们只望以文为风,意在将一些值得被关注的影片吹入大家的视野里。所以这25部电影未必是客观意义上的最佳,但它们或对当下的社会有着敏锐的观察与犀利的评判,或为愈合这个正在分崩离析的世界做着悲壮的努力,或向聒噪不安的灵魂给予轻抚,慰以安宁。这些电影,有的可能已为人熟知,但更多的可能仍处暗处,等待着一阵风,吹开罩在它们身上的帷纱。这些电影陪伴我们走过了许多惶然迷惑的时刻,也希望能给耐观影的读者们在新一年提供一点电影搭建的生活避难所。
在2023年国产院线电影全部走向了一种伪现实主义的议题剥削电影时,四月于国内上映的小妞电影《爱很美味》却才捕捉到了某种真正的现实质地。电影版没有网剧版那么地受到关注,作者觉得这是今年主流院线最被低估的影片。在陈正道导演张扬的笔触下,都市小妞歌舞节拍映衬着疫情的语境变奏。辛辣不足,甜度适中,酸楚有余,轻重缓急都平衡到位,以至于轻喜剧的解构和都市爱情类型的建构都彼此生效,也能把疫情的衬景撑起来,也足以兜底热络的性别议题。
《白塔之光》作为张律导演的作品入围2023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这是一部深刻探讨情感流离失所和代际焦虑的艺术电影,聚焦于中年美食评论家谷文通和年轻摄影师欧阳文慧之间的关系,通过他们共同的疏离感,展现了当代北京的复杂性和多层次的社会现实。这部144分钟的影片虽节奏缓慢,却在细腻的叙事中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不仅对现代生活疏离感进行深入探讨,也对爱、宽恕和个人成长都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于喜欢深度电影和中国当代文化的观众来说,这一部优秀的电影绝对值得一看。
看过的最好的文学性电影。虽是文艺片,但其实故事描述的很有韵味,并不沉闷,反而在生死的解读上感动之余觉得灵魂很轻盈。台词的生活质感很强,演员试图靠近无表演的演绎方式,似乎在破开银幕与观众交互。还很像套娃,观众在看故事,他在银幕上听故事,写故事,讲故事。几个段落通过闻善的一段人生和心灵的一次释怀而串联,像是一篇漫长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很适合在安静的环境下细细感受的电影。
这一部是在今年的FIRST看到的,最初并没有抱有太大期望,因为近些年私影像的题材早已泛滥,但可能跟过去的三年有关,生死题材与向内探索的创作倾向会让人不自知地共情。本片采用了与父辈书信对话的方式,通过诗意的旁白将日常化的素材提炼成对生活的无限反思;从最开始田园画意与城市景观的对冲,到最后父辈朴素经验与导演切身治疗经历达成了对话,继而在抗癌的主线上升到一种代际之间的和解。当然,本片文学与影像的占比程度暂且不议,只是导演勇敢赤诚的袒露,以及哀悯之下难藏的乐观超脱之基调很难不让人为之动容。片中导演一遍遍的呢喃,都在印证着——是诗歌引领我们走向永恒。
你有多久没有看过不做作、不伤痛的国产家庭文艺片了?这一部优秀的电影真实且生动,像现代电影般触碰影像和现实的界线。市里的部分写实但虚,村内告别部分长但写意。片子难得的讲述了一种生活的状态,也许它只是把各种社会现象提出但不给出解决方案,但这往往就是生活无意义的展现,这很松弛。导演详略得当,把很多生活方面的细节和对死亡的看法表达的很清晰…那句“你要是现在不回来以后会有遗憾的”真是一模一样的生活里的话,导演的台词极具生活气息,镜头完美融入环境让人感觉不到在旁观。生活化且写意的把死亡娓娓道来的中式乡村温情电影。
jie:电影河边的错误打破了一众悬疑电影应有的套路,少了些许反转和紧张刺激的破案环节。它将复古的风格和平淡的现实手法结合在一起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精彩的悬疑故事。影片从朱一龙饰演的马哲刑侦警探展开,去侦破一个90年代的小镇连环杀人事件。影片用了非常巧妙的方式去讽刺主流的悬疑犯罪电影,但他缓慢的节奏却能无时无刻的抓住观众们渴望真相的那颗好奇心。影片让人震惊的结局和层层相扣的细节,也给观众留下了充足的解读空间,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小茗:余华的原作小说相当先锋,叙事诡谲复杂,魏书钧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对故事进行了大胆地改编,尽管偏离了原作的内核,但也呈现了一个有趣、精彩的新故事。影片的胶片质感完美的还原了我们对于九十年代的模糊记忆。画面里挥之不去的绿色背景,带领观众浸入江南小镇湿漉漉的雾气中。发生在河边的凶杀案、几位嫌疑人身上背负的秘密、主角马哲的梦境和现实,都在这雾气中变得虚实难辨。如果你把它当成一部犯罪片,试图在游离的故事线中找到一个符合逻辑的凶手,那恐怕会失望。倒不如丢掉理智,跟着导演的镜头回到九十年代,回到江南小镇,在破败的电影院和芦苇丛生的河边,坠入一场隐秘的梦境。
徐皓峰导演的新作,于今年上影节上映,讲述了1920年代的天津武行的故事,“徐氏武侠”再次重现江湖,真正的咏春八斩刀也第一次通过银幕呈现给观众。而徐导的武侠片向来是写实拍摄,影片延续其阳刚凌厉的特点,真刀真枪地展现出身体与力量的美感。但《门前宝地》在类型上属于武侠片,实则更像是一部展现武行人生活的文艺片,将重心放在武行人的情感世界与人生状态。
同时,该片还集结了武打演员、舞蹈演员、围棋选手甚至五条人乐队,影片更多幽默色彩,似乎对传统意义上的武侠功夫片进行了意义上“严肃性”的消解,试图从小众走向大众。《门前宝地》作为徐浩峰的第六部电影长片,在构建硬派武侠美学的同时,试图挽救即将消逝的传统武术。然而,更像是一首武侠片的挽歌,纪念着已经逝去的华语电影的辉煌时代。这也是希望我们大家能在银幕上再次走进它的原因,《门前宝地》是一位导演对于建构武侠世界的执着之作。
《平原上的摩西》与其说是一部电视剧,不是说是一部被分为六部分的电影,也是一幅罩着悬疑纱套的《清明上河图》。导演张大磊可谓将深焦美学贯彻到底。整部剧将那个远去的年代事无巨细地全部呈现出来。所以镜头很多时候对准的是空间而不是人物,让观众得以在这个空间之中来去自如尽情地寻找自己想要的回忆。如果说玛德莲娜蛋糕唤起了普鲁斯特关于Combray的回忆,那剧里一帧帧画面如同一粒粒玛德莲娜的碎末,轻轻沾点在我们的舌尖之上。剧里的背景音,路人的话语几乎和主角台词同样重要。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就是那个刚从钢琴老师家里出来,被叮嘱要继续练习水草舞的那个小孩。
铃铛声,敞开门的红色电话亭,内里堆满了书,和缠满闪灯的树木一样,它成为了装饰品,不再作为沟通的工具。门轻轻合上,婴儿的哭声审视着强忍疼痛的母亲逐渐走出视线。从门自主关上的电话亭开始,直到婴儿视角下的汽车后座,《石门》提供的绝非是一次愉快的观影体验。
作为导演黄骥“女性三部曲”的终章,影片涉及的女性身体话题(被物化与商品化、影片场景空间的谈及与女主具身性经历的对应,以及对身体疼痛的白描与隐喻),也更十分普遍地谈及多重时代话题(补习机构、网络宣传、民生百态、、微商、传销、短视频、疫情),静止镜头和缓慢时延与影片纪录的时代几乎被赋予了同样的解读——被迫的停滞。
《石门》引发着讨论,或有评价称影片视角拥有“学者式的冷静”,笔者更多感触到的是一字一句断开的“悲观的念词”,对沉重的时代,也对渺小的个人。永远静止的观看、主角被动的性格都消解了所有动机与行动的可能。一切成为被放置的与永远感到疼痛的,婴儿的哭声总会掐着被粉饰成愈合的伤口。我想,《石门》拥有着纪录时代的价值。
杨发财:在《小白船》入围了戛纳电影节双周我就十分期待。这部电影拍得十分有灵气,朦胧的影片质感、缓慢的节奏、如梦如幻的观影体验。这是一部我自认为关于coming-of-age的电影,刘娴似乎一直在找关于自己的答案,一直想要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知,但她只可以通过拙笨地模仿,去试着装的成熟。而刘娴与明每这条“模糊、暧昧”的感情线(在我的理解里并不涉及爱情)也服务于对成长的氛围的呈现,我十分钟爱这一个设计。
在第十届重庆青年电影展上看了这部,电影人气非常高,那场坐的很满,楼梯间都挤着坐了好些人。最喜欢算命先生的那个段落,冷峻的命运外有一层明媚调子掩盖,总是不经意间抱有几丝怀疑的态度,就好像主人公也并不相信他是真的盲人。看完电影之后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我总能想起每次回家之后,总会丢失些什么,然后再也找不回来,不是在路途上,就是在回忆里。
一部后劲十足的电影。这部影片的镜头面向了乡土,它在该类题材困乏的当下显得很可贵。一对农民夫妇的结合及尔后生活的铺陈,残破中弥合,柳暗花明但终入尘烟的命中注定。这样的浪漫主义叙事不是中产阶级对于农村社会的高屋建瓴,而是善良的同情心。片中男主角的扮演者武仁林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也是导演李睿珺的姨夫,他的参与使该影片获得更多相信。
这是2023年华语喜剧最诗意和最浪漫的电影,年度华语软科幻电影最佳影片。用浪漫的文学对抗笃定的公式,不惧世人嘲笑坚持个人信念,抱着对太空的热忱和梦想,化作对宇宙最宏大图景的惊鸿一瞥。
不同于传统的科幻商业类型片把视点聚焦在外星人来到地球,人类与外星人的接触过后所产生的一系列连锁问题和后果,而是用伪纪录片的方式用喜剧手法来讲述了一群精神世界还停留在特定年代的人,一个堂吉柯德式的人物角色。一个带着点神经质落魄的中年“民科”唐志军,带着一群带着点理想主义的怪人一同西行,执拗地追寻着所谓的“外星人”只为了找到女儿死前留下的问题答案。最让人惊喜的是导演孔大山和编剧王一通开创了华语荒诞科幻喜剧电影的新路径,作出了理想主义者们的惊奇之歌,充满着诗意和迷惘。故事完整度极高,恰如其分的荒诞感,一本正经的搞笑,故事内容和信息量爆炸,处处有对当今时代嘲讽,处处有神来之笔。
导演的故事取材于生活,源于一则记者正常采访声称自己与外星人接触过的山东农民,之后意外发现那个农民存放在冰柜里的外星人其实是用硅胶做成了低劣玩偶。以此为灵感,导演孔大山抱着“万一这个村民说的是真的呢?”这个思路开始创作故事,而这段社会新闻则直接用在了影片中,作为故事中的一个对主人公几人来言的关键重要事件。
导演用手持摄像来拍摄全片的大部分场景,是为了还原真实的生活的真实感,手持摄影所提供的沉浸感,固然缺少合理性,但却恰如其分的增加了影片的迷人气质,与电影本身的荒诞不经感相得益彰。影片中不断用快速跳切的镜头,用这种方式提高剧情密度,并同时记录下影片主角唐志军一行人一路西行途中的社会百态,民生和民俗的融入也展现了芸芸众生,这种“真实感”处处都有,完美的呈现了乡土中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